聚僑心僑力? 優智治智理 湖州市創新“僑賢122”載體助力基層社會治理現代化
近年來,湖州市以爭當推進基層治理現代化先行地排頭兵為契機,聚焦建設“為民群團”導向,創新打造“全市基層僑聯組織陣地網”“僑賢議事室、榴蓮工作室”“南丁格爾助僑服務站、為僑服務法律工作站”的“一網兩室兩站——僑賢122”工作載體,通過組織固基、數智迭代、社會賦能等方式,在引航聚力、智控抗疫、保障民生、調解矛盾等全維度助力該市基層社會治理現代化建設。在2020年抗疫“返鄉僑胞意愿”摸排工作中,該市以97.1%的完成率居全省第一;在2020年境外疫情輸入防控工作中,該市精密智控涉僑指標從2.0版至6.0版近8個月滿分居全省第一;該市僑聯被評為2020年度“全國僑聯系統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優秀集體”。其主要做法是:
一、織密“三張網”,推進“一體化”
一是基層網點線成面。針對基層僑聯組織網點少、覆蓋面窄的困境,市、區(縣)、鎮(街道)三級聯動,迭代推進基層僑聯組織建設。截至目前,該市共建立基層僑聯組織82個,實現基層僑聯組織全覆蓋。疫情期間,各級僑聯組織引領廣大僑胞全球采購、萬里馳援,累計捐資捐物5170萬元,被評為2020年度全省僑聯系統“最具影響力工作”。
二是社團網聯通海外。組織“尋根、鑄魂、圓夢”系列活動,著力加強與海外不同階層、不同領域僑胞聯誼聯絡,合力構建“海外連心網”。截至目前,建立海外聯絡站等涉僑團體(社會組織)92個,聯絡接待近40個批次48個僑團5000余名僑胞回鄉尋根、報效桑梓,建成由“叔蘋獎學金”等7個獎助學金構成的“僑愛心助學行”慈善基金矩陣;“浙江省蔡崇信公益基金會”累計捐資超1.6億元,“職教脫貧項目”入選國務院扶貧辦《中國社會組織扶貧案例50佳》。
三是服務網擁抱僑胞。牢牢牽住涉僑服務領域“最多跑一次”改革牛鼻子,聚焦服務最小個體,整合最優社會資源,通過自建、聯建、共建等形式構建“服務終端網”,把“僑胞之家”實體化陣地建到最基層村(社區),打通服務“最后一公里”。截至目前,該市共建立“僑胞之家”37個,聯絡僑界群眾4萬余人次;吳興區小西街歷史文化街區“僑胞之家”把中心城區3個街道24個社區納入服務范圍,服務僑界群眾1700余人次,被評為2020年度全國僑聯系統優秀“僑胞之家”。
二、打造“兩個室”,展現“僑擔當”
一是以僑智助振興。發揮僑賢智力密集、德才兼備等優勢,在全市重點僑鄉、僑村建立“僑賢議事室”,推動僑賢“智囊團”以科學民主決策引領鄉村振興。如德清縣山民村發揮全市首個“僑賢議事室”作用,通過“僑企助僑村”項目成功牽線僑企浙江泰普森(控股)集團總投資20億元“中國莫干山·象月湖國際休閑度假谷”文旅項目落戶該村,項目已于2020年6月順利開工,盤活該村剩余勞動力300余人,直接拉動村集體經濟年均增收210余萬元,為生態興村走出了新路子。
二是以僑力保民生。充分發揮僑賢心系桑梓、資源豐富等優勢,聚焦“關鍵小事”,開展“僑賢議事室微項目領辦”活動,引領僑賢僑心僑力保障社會民生和諧穩定。疫情期間,長興縣“僑賢議事室”引領張文華等僑賢通過領辦“微項目”,以旗下電商平臺“長興鮮”為主要載體,通過“直播帶貨”等形式幫農戶銷售雞蛋、大米等滯銷農產品近60噸,僅農茶銷售額就達600余萬元,并開發“零接觸買菜的解決方案”,有效解決市民日常所需,切實緩解供需兩端“痛點”。
三是以僑心穩大局。緊盯黨委政府急難險重任務,推動“網上僑聯”觸網落地,在該市小西街歷史文化街區打造湖州市首個由涉僑社會組織自治管理的“榴蓮工作室”,以“顧問團、監督員、服務隊”三支隊伍開展“微治理、云咨詢”活動。疫情期間,建立“僑愛云”數字化服務矩陣,聯絡海外僑胞、留學人員近萬人次,遠端勸留2923余人;在全省率先開展“四海同心·守望相助”馳援海外行動,免費向海外31個國家和地區發送僑愛心防疫包42萬件、3622份。
三、推廣“兩個站”,深化“全服務”
一是“兩張清單”做優靶向服務。探索“地方僑聯+高校僑聯+涉僑陣地”三方聯動模式,通過“高校培養、社會招募、組織推薦”等方式,組建以342名“護理專業志愿者”為核心的服務團隊,建成全省首家以護理學創始人命名的“南丁格爾助僑服務站”。同時,創新打造“僑事通智能為僑服務平臺”,分類梳理完善健康咨詢、家政服務、醫療護理等17項“共性項目+個性需求”服務清單,整合接入“浙里辦”“浙政釘”等APP,為中心城區23個社區329戶僑眷僑屬提供多元化服務,累計服務困難歸僑僑眷等1153余人次,服務時長達1780余小時。
二是“一個核心”做強專業服務。發揮僑界核心智庫作用,以最高人民法院、中國僑聯建立“總對總”在線訴調對接機制為牽引,建立“為僑服務法律工作站”,調動18名涉僑法務專家、6個社會調解組織入駐,為海外僑胞、歸僑僑眷、留學人員提供法律咨詢、矛盾調解、公益普法等服務。截至目前,該站點已開辦公益普法講座500余場次,線上維權活動40余場次。
三是“一套方法”做實全程服務。堅持服務前移,以“為僑服務法律工作站”為“橋頭堡”,開展“僑資企業服務年”活動,實施服務百家重點僑企專項行動,推行主動對接聯絡、梳理問題清單、協調紓困破難、跟蹤反饋問效等“四步閉環工作法”,打好全程服務“主動仗”。疫情期間,累計為100余家僑(港澳)資企業提供“連線義診”,上門“把脈開處方”50余次,切實幫助美達皮具、金陵商城等僑企解決停復工、勞動維權、合同解除等問題近百個,涉及金額近1.3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