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黨史? 憶僑史? 悟僑情 仙居縣僑聯實現“三堂、三心、三引”新突破
2021年,仙居縣僑聯圍繞黨史學習教育主線,主動開展“學黨史、憶僑史、悟僑情”系列行動,明確了包含重要會議、培訓班次、重點活動和重點項目在內的9個主要事項,在實踐中摸索“三進”即平臺搭建遞進、服務聯動推進、雙向互動促進的仙居僑聯工作新硬核。通過努力,不斷做大做強僑聯工作品牌,有效激發了全縣僑聯組織活力,提升了為僑服務水平,實現了僑聯工作新突破。其主要做法是:
一、“說歷史”“講故事”,創辦“三堂”促進僑心向黨
“僑心向黨”主題教育是仙居縣僑聯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系列活動的主線,圍繞中共百年歷史,以愛國僑胞、歸僑僑眷、留學生代表為主體,通過專題學習、主題報告、校友沙龍、網聯海外等形式,生動講好黨史、社會主義發展史、華僑華人史等,讓國內外僑胞僑眷、留學生在歷史的重溫和學習中明禮增信、知行合一,更能知僑、懂僑、愛僑、護僑。
一是融入黨史教育大會堂。編發《全縣僑聯系統黨史學習教育活動安排表》,從3月份開始,全面推進僑聯系統黨史學習教育和主題社會實踐活動。4月12日,組織僑聯留聯中的黨員赴月塘社區開展“學黨史 進社區”助力全國文明城市創建黨員志愿服務活動。5月下旬開展“同心跟黨走•奮進新征程”慶祝建黨100周年愛國奮斗主題報告會,選派僑聯、留聯系統典型代表、新生力量講述現當代或身邊的僑、留人士同心向黨的故事,并結合國外工作生活經驗、留學經歷等暢談跟黨走、明擔當的思考與感悟。5月15日,縣留聯會聯動兄弟縣市區聯誼會開展“百年熱血 青春熱煉”紅色運動會,創新紅色教育方式,提升組織凝聚力和活力。
二是開辦僑史說學大課堂。中共百年奮斗史尤其是黨的統一戰線史與僑的發展史緊密結合,通過主題教育,引導廣大僑、留人士跟黨走、知僑史、夠愛國,堅定理想信念,激發愛國愛黨愛鄉的熱情和干事創業的激情。5月下旬開辦仙居僑界典型人物、海歸精英主題分享會,集中宣傳一個個典型感人事跡,聆聽一個僑史故事、誦讀一段文獻史料、觀看一部記錄影片。計劃6月份開展“聽老僑說僑史”活動,擬邀請93歲+高齡的盧金榮老先生和85歲歸僑姚美華女士等老僑代表結合自身參加改革開放、出國出境的奮斗歷程講述僑的歷史。
三是創設僑聯網上大講堂。以前后活動遞進式創設僑聯網上大講堂2.0版,講好仙居好故事,每周一期在WeChat、Facebook、E-mail等平臺,推送仙居縣非遺項目和重點文保單位及涵蓋傳統音樂、手工技藝、游藝與雜技等民俗項目類別內容,通過縣、鄉鎮街道兩級網絡平臺同時同步推送。2020年8月開始,特邀居美數據科學家朱博士在美開展“仙居旅游項目國際市場宣傳推薦”,通過臉書打卡連載的模式,高效上掛神仙居、皤灘古鎮、景星巖、八大碗、仙居楊梅等圖文,取得了較好的國際宣傳效果。
二、“代祭掃”“云祭掃”,聯動“三心”服務海外僑胞
根據省疫情防控辦〔2021〕34號文件精神,鑒于我省對入境人員實施“14+7”健康管理措施,又值清明節祭掃,仙居籍海外僑胞絕大部分不能如期返鄉祭祖,仙居全縣開通“代祭掃”“云祭掃”服務,實現特殊時期海外僑胞思鄉祭祖心愿,幫助服務23名涉僑重點人士。
一是精準到位,重點人士“聯心”。對照已建僑胞數據庫,結合新冠肺炎境外輸入疫情防控工作大數據平臺研判,共掌握全縣華僑華人524名,經逐一排查倒推,篩選出重點人士176名,并排除其父母、兄弟姐妹等直系親屬尚居住在仙居或暫時無法取得聯系的相關人士407人。在仙居籍海外鄉賢、外事僑務加拿大聯絡群等微信群發布《關于清明節期間為仙居籍在外海外僑胞提供服務的家書》,著重掌握了本人未返鄉、親屬不在仙居、且已征求代祭掃意愿的相關人士23名。針對清明在仙的5位僑胞,縣僑聯一一電話聯系,協助跟進服務。
二是組織聯動,服務跟進“暖心”。20個鄉鎮街道同心之家、6個協作區僑聯、332個村級僑聯聯絡員發揮基層優勢和屬地管理職責,竭力為不能返仙僑胞提供“代祭掃”服務,并通過有效條件進行視頻連線或圖文轉發。如橫溪鎮同心之家負責人及橫溪鎮協作區僑聯主席4月2日赴橫溪鎮下沈村,幫助歷次國慶慶典儀式和國宴邀請嘉賓、省政府授予“榮譽公民”的沈國瑛女士代祭掃其在仙已故親屬墓碑,并把祭掃照片和視頻通過網絡發送沈女士,促使全程“云”參與祭掃。
三是宣傳引導,文明祭掃“安心”。根據上級要求清明盡可能減少人員聚集,切實降低疫情傳播隱患的要求??h僑聯制作“文明祭掃”H5動態倡議,動員提議相關無法返仙的僑胞通過網絡、微信或委托親屬表達思念之情。針對返仙人士,倡導響應黨委政府號召,推行“文明祭祀”行動,縣僑聯拜訪到位,各村居社區僑聯聯絡員上門宣傳到位,確??茖W防控祭掃、分時預約祭掃和綠色文明祭掃。
三、“仙雁歸”“助發展”,突出“三引”打造品牌效應
僑聯系統深入做好“雙招雙引”文章,以更深、更實、更細為目標,探索“仙雁回哺”特色品牌,力求將仙居籍在外高層次人才返鄉行活動、海外英才講壇、海歸精英論壇等打造為招商引資、引才引智的重要抓手和優質品牌。一方面,積極爭取在外僑留人士項目回投、資金回流、人才回哺、智力回歸;另一方面,挖掘優質人才,提高仙居籍海外僑領僑商基數,重點培養吸納新生力量成為新僑聯人。
一是“仙雁回哺”集聚僑界鄉賢,積極引才回鄉。連續兩年開展“情系家鄉 共助發展”——仙居籍海內外高層次人才返鄉行活動。2019年,在外創業、求學、就業的25名仙居籍海內外高層次人才齊聚一堂,共確定了涉及農業、醫療衛生產業、旅游產業等領域的多個回哺意向。2020年,根據疫情趨勢,創新線上視頻連線+線下座談交流雙向同步模式,線上的15位在美國、加拿大等國的博士、教授和線下的23位仙居籍在仙僑胞和返仙鄉賢人才對仙居經濟社會發展各方面提出意見建議。目前,正在積極對接香港城市大學校友、深圳市高層次孔雀人才的回歸項目智能互聯。
二是“仙雁回哺”凝聚僑界智庫,有效引智回歸。抓住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70人70講系列活動、建黨100周年“同心跟黨走·奮進新征程”主題活動等節點,此前已開展目睹三十年來中國學生赴美留學的變化、“內科會診:手術前的心肺風險評估”等3期專題講座。在海歸及留學生群體中開展了海歸精英主題分享會、紅酒品鑒會、留學生企業結對扶貧案例介紹等5場專題論壇。既將高精尖人才引入學校、醫院去講授專業知識,又從實際出發,著力邀請與仙居農旅產業更契合、與開發區企業需求更緊密、講授內容更實用的海外高層次人才來仙開講授教。
三是“仙雁回哺”匯聚僑界大愛,推動引情回暖。無論是抗擊臺風,還是抗擊疫情,“全球仙居人”動員令以實際行動彰顯了在外仙居人即便不多卻始終情系家鄉、情暖家鄉。今年開始,發揚僑界鄉賢帶富精神,由居美博士、仙居中學校友李博士帶頭,起始資金5萬元,成立仙居“華•僑”獎學金,??钯Y助通過高考考入211以上大學、家庭確實困難且品學兼優的學子。此外,深化留學生助推鄉村振興工作,倡導動“真格”,扶“真貧”,在原已幫扶2個村基礎上,另選取1-2個薄弱村進行再結對再幫扶。